身體濕氣重的六大表現

發布時間:2015-09-07 18:22:28    作者:    來源:    瀏覽:24415

 現代人是生活在一個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的環境中,對四季的感覺越來越不分明。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;冬天燒暖氣,穿件單衣還冒汗,陽氣外越,藏不住精氣(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)。人體在這種環境的狀態下最容易生病,皮膚開合的功能下降,抵御病邪的能力越來越差了,極容易導致體內濕邪堆積,造成陽氣虛衰。濕邪對人體的傷害,比寒邪還要大。

  那么,濕氣重究竟有哪些表現呢?

  1、關節

 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,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癥,部分氣血運行不暢,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,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。

  2、頭部

  當時期首先侵蝕的時候,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,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,可呈現頭昏沉重地,像裹著一塊布;身體困重,四肢沉重,渾身不舒適,似乎身上附著重物。此外,還會有發熱、微微怕冷怕風,流清鼻涕等表濕證,除濕氣,祛濕健脾,是冬季女性最熱門的話題。

  3、舌苔

 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,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?瓷嗵σ郧宄縿偲鸫驳淖顬闇蚀_。

  4、大便不成形

  長期便溏,體內肯定是有濕氣在侵蝕。大便后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,很難沖下去,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,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征。體內有濕的人,大便后一張紙是不夠用的,得多用幾張才行。

  5、消化效果

  濕邪困擾脾臟,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,會表現出胸悶腹脹、食欲欠佳、飯量降到、不成形等。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“內濕”時,還常有口淡、口黏乏味、口渴卻不想飲水、倦怠乏力等氣虛、濕困的表現。

  6、小便及婦女帶下,而且大便也會表現的比較稀

  女性特別關注這個問題。濕邪還有一個特征也是“趨下”,輕易傷及人的腰以下部位,中醫養生,健脾“化濕”。小便混濁、大便溏泄、婦女白帶過多、陰部瘙癢等特征都相對經典。

  若發現自己有以上的癥狀,就要注意了。!可以通過食療和運動除濕。

  很多我們常吃的食物都可以起到除濕的作用,如薏米煮粥、淮山煲湯等。薏米,有利水消腫、健脾祛濕、舒筋除痹、清熱排膿等功效;紅豆,有健脾止瀉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后食用,可以利尿、除濕。

  同時,也要多加運動。運動不僅可以緩解壓力,還能加速濕氣排出體外。跑步、健走、游泳等運動,有助于活化氣血循環,增強體內水分代謝。

友情鏈接: 政企建站達川區衛生局

達川區中醫醫院 版權所有 2015-2016  地址:達州市達川區萬達路492號
公安備案號:51170302000097 工信部備案號:蜀ICP備19008826號-1
技術支持:大亞網絡
免费看一级a女人自慰 国产精品黄色网站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洲v日韩v精品v无码专区 免费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精品99亚洲洲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 av免费在线看 国产精品影院